中秋連假愉快,今天很多人出來透透氣唷~
.
中國繼鳳梨之後,又突然用有蟲的名義禁止臺灣釋迦和蓮霧出口中國。
.
這又是一次把貿易武器化,用政治因素施加非關稅貿易障礙的惡劣手段。我在鳳梨遭禁時,就已經寫過分析文章。
.
當時我也指出,中國接下來的可能目標,果然就是進口排名僅次於鳳梨的釋迦和蓮霧。
.
「鳳梨禁令的案例突顯,中國隨時會翻臉;想要政治歸政治、鳳梨歸鳳梨是不可能的,只要依賴中國,都可能因為政治操作犧牲並遭到報復。
.
根據農委會的資料,生鮮水果出口中國的排名是:鳳梨、釋迦、蓮霧、柚子、芒果。所以,在鳳梨之外,其他水果也可能有機會遭殃。
.
所以,臺灣的生存策略,絕對不能過度依賴中國,否則必然受制於人。」
.
中國打壓不只針對臺灣,立陶宛宣布將在臺設立代表處後。中國也啟動一系列的政治報復,包括召回大使、要求立陶宛駐中大使返國、中斷鐵路直運、暫停核發立陶宛農畜產品的進口許可、暫停農畜產品同等性談判、暫停出口關鍵原物料和零組件等等。
.
既然中國的手段和目標都如同我的預期,我就不寫太長,直接講重點就好,當我們理解中國把貿易武器化的邏輯之後,關鍵不在於它禁止什麼產品,而是在於我們絕對不能過度依賴中國,必須持續提升臺灣的國際地位。
.
跟今年3月鳳梨遭禁時相比,臺灣現在擁有更為強大的國際支持,儘管中國嘗試打壓立陶宛要在臺灣設立代表處的決定,但是在美國和其他歐洲理念相近夥伴國家的支持之下,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(Gabrielius Landsbergis)已經表示加強與臺灣的交往是務實作法,將與全球想法一致的民主國家深化政治和經濟的夥伴關係。
.
臺灣也將在10月份派出前往立陶宛、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臺灣經貿投資考察團,強化與我們歐洲夥伴的經貿合作。
.
中國越打壓臺灣,臺灣越要走出去。